中華電信團隊照片

【中華電信】細火慢熬、因材施育!中華電信 5G 加速器匯聚企業能量打造臺灣 IoT 之島

臺灣 5G 服務 2020 年正式上線,受惠高速率、低延遲、廣連結等優勢,物聯網百花齊放的應用令人期待。

為了帶動物聯網產業創新,並加速新創企業走進市場商轉,中華電信從 2018 年成立「臺灣 5G 產業發展聯盟 – 中華電信領航隊」致力推動育成服務,今年加速器將邁向第三屆,超過 50 家新創企業踴躍報名。

育成的價值要發揮極致,高度仰賴創育經理人的用心,中華電信行動通信分公司行動物聯網解決方案產品行銷經理王升翰,在中華電信 5G 加速器正是扮演關鍵角色。王升翰從 2008 年便加入中華電信,多年來一路看著行動網路從 2G 升級到 5G,不僅熟稔聯網設備的通訊技術,也因為被賦予創育經理人身分,他對育成任務多了一分體悟。

育成工作就像養烏龜,分享三大心法傳承後進

隨著與新創企業頻繁接觸,同時「腳勤」積極走訪各地物聯網應用場域,理解各個產業對 5G聯網的不同需求之後,王升翰認為育成工作的本質,正巧可比擬為「養烏龜」的方式,而且他歸納出三大關鍵心法。

中華電信產品行銷經理王升翰

中華電信王升翰產品行銷經理以「養烏龜法則」分享育成經驗

首先是烏龜因應陸地、水上的物種不同,養殖環境的設計就不能一視同仁。對應育成工作,中華電信 5G 加速器針對物聯網產業,歸類出六大垂直領域、七大應用方向,初步接觸新創企業的時候,就會因應輔導企業的技術模組、應用產業差異,王升翰的團隊擔負起「篩網」功能,逐一洞察新創的體質,再因材施教分配給對應的單位,提供後續技術支援或人脈鏈結。

養龜第二招,切忌放任一群烏龜在同一個養缸,即是每隻個體都要悉心照料。王升翰指出育成的相似性,「輔導過程不能只丟資源,讓大家自己搶奪,而是根據各家狀況,給予不同創育輔導模式。」像是中華電信會安排新創企業到不同場域驗證或進行實驗,從林口新創園、digiBlock創新基地、高雄亞灣、中華電信學院、到5G實驗室,滿足各家新創業者的自身需求。

飼養烏龜最後要注意的是,提供的食物份量必須過猶不及,才能避免超量進食或營養不足。同理,陪伴新創過程給予的輔導必須拿捏剛剛好,讓他們在消化養分的過程,順利茁壯成功邁向商轉。王升翰舉例,中華電信在全台遍及多位專案經理,預先掌握應用端的需求帶回媒合資訊,接著王升翰團隊會幫忙協調,也會幫助新創檢視商業模式的可行性,造就第一屆 5G 加速器運作至今,仍有 10 多家新創與中華電信保持合作。